招生简章

画室首页 > 画室新闻 >

你从中国传统雕塑中学到了什么?北京画室美术生该怎么学习?

整理:未知时间:2023-04-13 10:40浏览次数:

各省的速写改革已经开始,《美术鉴赏》这本书无疑是重中之重,刘老师将还原书本内容,希望能帮到同学们学习进步,赶紧跟着北京画室刘老师一起来学习吧!
北京画室
情境导入: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国首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六处遗产之一。那么,如何认识和理解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从中能看出中国传统雕塑有哪些特点? 中国传统雕塑还有哪些优秀的代表作品?
北京画室
陵墓雕塑:古代中国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形成了“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所以,中国古代陵墓的地下、地上设施和随葬品都要模仿墓主人生前生活的场景。根据《史记》记载,秦始皇陵是按照秦朝都城的格局设计建造的,陵墓内部“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俨然构成了一个死后的世界。数量庞大、气势恢宏的兵马俑就是守护这座都城的地下军队。
北京画室
从功能上看,秦始皇陵兵马俑属于陵墓雕塑。俑的产生和使用是中国古代文明进步的表现,它取代了奴隶制社会用活人殉葬的陋俗。为了获得更加逼真的效果,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体量接近于真人尺寸,五官、胡须、发饰、冠幘、铠甲等细节,甚至扣接革带的带钩和鞋底上的针眼都刻画得细致入微。兵马俑的着色也非常讲究,工匠们事先在陶俑上涂一层基底,然后再施以五彩,因而神情栩栩如生。
北京画室
秦始皇陵中还有文官俑与百戏俑。文官俑身着长袍,垂手而立,腰挂书刀和砥石,再现了秦代中央文职机构官员的形象。而负责娱乐表演的百戏俑,上身赤膊,下身着裳,腹部还微微隆起,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雕塑既具有一定的实际功能和现实目的,又承载着中国古代的社会思想与文化观念,这也成了中国传统雕塑的特点之一。
北京画室
霍去病墓的石雕群是汉代雕塑的精品。霍去病是西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其墓周围放着卧牛、伏虎、跃马等17件石雕,以纪念其赫赫战功。石雕保留了原石的自然形态,加以圆雕、浮雕与线刻的手法,简练传神、厚重浑朴。
北京画室
其中一件名为“马踏匈奴”,马腹下面不做凿空,匈奴士兵持弓欲起,却挣脱不得,十分生动。与兵马俑不同的是,这些石雕不成队列,零散地放置在陵墓的封土和四坡上。据载,这是为了模仿祁连山的场景,象征霍去病在征伐匈奴过程中的漫漫征途。由此可见,中国传统雕塑的布局与周围环境密不可分。
北京画室
唐代崇尚厚葬。唐太宗李世民在隋末唐初的战争中先后骑过六匹战马,分别是飒露紫、拳毛弱、青雅、什伐赤、特勒骠和白蹄乌。为了让这六匹战马能在他死后继续相伴,李世民命人将它们的形象刻成浮雕,镶嵌立于九峻山的昭陵北阙,后人称之为“昭陵六骏”。在表现手法上,它们采用了高浮雕技巧,增强了战马的体积感,以简洁的线条和准确的造型,表现出战马的体态和性格。
北京画室
唐代的“三彩俑”也是随葬品。“三彩俑”是一种低温彩釉陶器,“三彩”是多彩的意思,不专指三种颜色。陕西西安鲜于庭诲墓出土的三彩骆驼载乐俑釉色润泽、斑斓多彩、中亚双峰驼身姿挺拔,一位胡人在驼背上跳舞,四人围坐奏乐,表情传神。作品不仅艺术水平卓越,还是古代丝绸之路中外文化交流的实证。
北京画室
宗教雕塑:与陵墓雕塑不同,中国传统的宗教雕塑以宗教教义故事、人物为题材,反映了古人虔诚的宗教信仰,其中以佛教雕塑艺术成就最高。佛教雕塑大量保存于石窟寺中。石窟寺开凿于山崖上在中国始于十六国时期,南北朝、隋唐、宋元各代陆续开凿遍及南北各地。其中规模大、窟龛多、艺术成就高的有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重庆大足石刻等。它们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画室
云冈石窟是由北魏皇室开凿的第一座大型石窟。其中第16窟至20窟中的五尊主体佛像象征了北魏的五世帝王,宣扬了皇帝“即是当今如来”的思想。主尊佛像高大,端坐在椭圆形的窟内,给礼拜者以心理上强大的压迫感和权威感,由此令其联想到皇权的威严。虽然石窟造像的模式是从南亚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并受到犍陀罗艺术的影响,但从这些雕像中仍能看到秦汉时期中国雕塑的优良传统。
北京画室
盛唐时,中国佛教艺术世俗化的倾向愈加明显,工匠们开始淡化佛像的外来特征,使得造像更加接近中国人的形象龙门石窟奉先寺的卢舍那佛造型丰满,端庄典雅,面容神情恬静祥和,具有明显的女性特征,是唐代石窟造像的典型代表。
北京画室
北京画室
俗话说“三分塑,七分彩”,中国传统雕塑十分重视着色。古代的工匠们借鉴了中国民间绘画的用色习惯,通过丰富多变的色彩,逼真地再现塑造对象的特征,赋予作品以鲜活的生命力和强烈的感染力。敦煌莫高窟彩塑的最大特点就是利用泥塑、色彩与壁画的结合,从而达到浑然一体的视觉效果。敦煌莫高窟第45窟内,彩塑与其背后的壁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但色彩明朗华丽,空间也获得了延伸,让观者沉浸其中。
北京画室
与中国传统人物画一样,雕塑同样强调以形写神。艺术家抒发“神思”,通过提炼、概括,让主观想象与客观事物自由交融,使作品神形兼备。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修建于北宋年间,殿内的彩绘塑像群是民俗性宗教雕塑的代表。“圣母”邑姜居于大殿正中,气度端庄,四十余尊侍女、女官与宦官像列在两侧。其中的侍女像通过俯仰顾盼的微小动态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情气质,有的老成持重,有的天真无邪,达到了心理刻画的深度。
北京画室
中国传统雕塑是中国古代风俗与宗教观念的反映,雕塑的布局、造型与色彩折射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因此欣赏这些作品,我们可以从功能、观念、环境、造型、色彩等多方面着手,进行多角度的观看与分析。
北京画室
好了,今天北京画室刘老师分享的内容就先到这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